许多人将构建知识管理系统视为目标本身,却发现系统建成后不仅没有实际帮助,有时甚至适得其反。原因很简单:他们混淆了手段与目的。

不管你为何开始知识管理,归根结底都是为了:连接新旧信息与知识,深入理解并内化,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、技能或激发创造力。

而实现这个目的,其实在你开始记录的那一刻就已经启动了

用笔记本还是软件来记?采用什么方式记录?这些都不是关键。当你开始记录时,就已经完成了最有价值的部分。因此选择工具和方法只有一个原则:自己用得顺手

过程才是核心,每一次记录都是一次主动思考、建立连接和内化知识的过程。结果只是附属产出,你不需要一个功能齐全或复杂的系统,工具和方法只需遵循一个原则:自己用得顺手

寻找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并非一蹴而就,更多时候需要找到并适应自己习惯的流程

更重要的是,要在短期内大量应用近期学到的知识,遇到问题时尝试解决,直到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。这个过程才是真正完成学习的过程。

我目前做信息管理遵循一个原则:最小阻力记录法

  • 我使用日志流方法记录,即按时间顺序依次记录。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思考内容应该如何分类、放在哪个文件夹。
  • 不过度分类:对所有笔记只做简单分类,如:日记、思考、作品等,同时很少使用标签、笔记属性和双链。